
简介
梁俊:男、生于1952年2月,贵州大学(生物、物理)显微分析实验室副教授。
从小就沉迷于中医的神奇,在天真浪漫的年代自己上山采药,向民间药农询问、学习。那个年代的人并不保守,知道的知识,会毫不犹豫的说出来,生怕对方没学会。在部队服役期间,拜深山民间药农为师,得到了他们的指导和真传。在中医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自己的技术体系。比如:外治疗法中疾病向健康转化的“临界点转化技术”。内服中药对十二经络的修复技术。对内服中药中筛选出:中药的动力药物,具有同频共振功能的药物分类,能够激发气机作用的药物分析,对部分穴位有特殊疗效的药物筛选等。
目标:中医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,中医药的气机、气化的调控技术是超前科学。
已经研制出来的药茶有:任脉调控茶,督脉调控茶,肺大肠经调控茶,心小肠经调控茶,脾胃经调控茶,肝胆经调控茶,肾膀胱经调控茶,气血旺旺茶等。
实践中已经初见成效的有:高血压的降压,内分泌中的高胆固醇调理,痛风疾病的调理,妇科肌瘤的缩小,气血虚弱的调理等。
网络远程诊断和调理技术。
已经取得的成果有:
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罐疗作用下皮部的形态机能变化及其病理意义”课题组的研究员。
真空灸罐(也称热罐)和同一系列的“生命能场共振仪”专利发明人。他在实践中总结出:“罐随气走,气随罐走”,“针罐共振激发多条经络的经气效应”的实际操作方法。其独特的实用化技术得到相关中医药组织的认可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属的中和亚健康中心授予“2011年度百项亚健康中医调理技术”,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授予“重点推荐产品奖”,北京中医药发展基金会授予“中医罐疗技术优秀成果奖”。
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:《用扫描电镜术探索中医拔罐机理》,《医用付罐作用于人体表皮的电镜观察》,《NSEM 对付罐作用下家兔表皮形态的观察》,《健康成人低焦虑情绪与心音物理量关系的探讨》等。
发表在其他刊物上的论文有:《真空灸是传统中医的创新技术》《热罐使中医美容、保健技术又添新途径》等十多篇文章。发明的真空灸系列仪器设备既发挥了艾灸的温热效应,又发挥了拔罐的真空作用。
开创了无痛刮痧,药物汽化等系列独特的技术方法。真空灸被人们称为“老中医,新技术”。